top of page

碳議題
Article and News


【培訓課程】ezGHG數位轉型計碳士(符合經濟部30人以下製造業數位轉型培力補助)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永續發展要求,本課程聚焦培育企業所需的「ezGHG數位轉型計碳士」。透過結合碳盤查理論與ezGHG數位工具的實務應用,協助企業精準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環境管理效能,邁向永續經營。〈本課程符合經濟部30人以下製造業數位轉型培力補助。〉
4天前


「綠色成長聯盟」啟動 接軌國際碳定價制度 趨動綠色成長
碳定價不僅是減碳重要工具,更是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我國碳費制度於今(114)年上路,日前環境部也提出碳定價實施路徑,未來將結合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帶動企業綠色成長。健全的碳定價制度推動執行需要能力建構與社會溝通,環境部參考國際經驗,於今(24)日邀集企業與相關部會組成「綠色成長聯盟」,一起攜手為達成國家減碳新目標邁進。
5天前


瑞典減碳之路 台瑞典交流碳稅與ETS制度
環境部彭啓明部長今(23)日邀請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任荷雅代表Helena Reitberger及瑞典稅務局(Swedish Tax Agency)專家Martin Solvinger及Mattias Qvist,以實體結合線上方式向環境部同仁分享「減碳經驗:產官學界對話、碳稅與ETS並行」,聚焦於瑞典碳稅與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的並行制度、重視相關減碳政策的利害關係人溝通,以及產官學界的合作達成減碳成效,透過瑞典經驗分享,提供我國建構碳定價制度參考。
6天前


環境部與國立臺灣大學簽署「氣候行動與環境永續」合作備忘錄 強化產官學合作 推動淨零轉型與環境韌性建構
為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加速推動我國邁向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目標,環境部今(21)日與國立臺灣大學簽署「氣候行動與環境永續」合作備忘錄(MOU),由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與臺灣大學校長陳文章代表簽署。
4月21日


產創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 協助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節能減碳及獎勵投資新創
立法院於今(18)日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下稱產創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本次從「AI及節能減碳納入投資抵減」、「增加新創募資機會」及「避免關鍵技術外流」三大面向修正,共增修9條條文。
4月18日


日本議員訪海委會 盼攜手拓展藍碳經濟
日本橫濱市及神奈川縣多名議員昨天(16日)拜會海委會,雙方就海洋碳匯與保護等議題交換意見,強化台日在海洋永續及藍碳治理等領域合作,盼共同發展藍碳經濟。
4月17日


環境部召開「淨零永續綠生活」減碳旗艦行動社會溝通會議,集思廣益共創氣候解方
為實踐「國家減碳新目標」及推動「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環境部今(16)日舉辦「淨零永續綠生活」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由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與環境部施文真次長共同主持,邀集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農業部、教育部會代表等來自產、官、學、研、公民團體代表齊聚一堂,聚焦政策內容展開意見交流,凝聚淨零共識,開啟跨界對話與合作契機。
4月16日


啟動六大部門減碳旗艦計畫社會溝通會議 首場淨零永續綠生活
為推動國家減碳新目標,擴大啟動社會溝通作業,行政院、環境部與各部會自即日起舉辦一系列社會溝通會議,邀集產、官、學、研及公民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共同探討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及環境等六大部門提出的20項減碳旗艦行動計畫,藉以共創氣候解方,凝聚社會共識。
4月15日


美對等關稅影響全球 彭啓明:台灣仍如期收碳費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說,雖然美國針對氣候變遷政策有很大轉變,但全世界其他國家還沒有任何變化;估算碳費徵收對產業經營影響非常小,還是會如期進行。
4月14日


環境部預告「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草案
為提升各級政府應對極端天氣事件之氣候調適能力,強化氣候風險管理,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8條規定,預告「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草案,廣徵各界意見。
4月9日


報告:2024年全球新增燃煤裝置容量創20年新低
一份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新增的燃煤發電裝置容量為20年來最少,但由於中國和印度持續擴增,全球整體燃煤裝置容量仍有所成長。法新社報導,燃煤發電占全球發電約1/3,而逐步汰除煤炭是實現氣候變遷目標的關鍵之一。
4月6日


環境部提醒製程別及年排放量2.5萬公噸以上之列管事業 應於4月30日前完成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每年4月30日是法定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資料上傳的日子,環境部提醒,先前公告第一批及第二批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之事業,應於今(114)年4月30日前完成113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作業。
4月1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