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永續資源
2050淨零是共同願景
Resources


環境部研提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 從試申報制度開始
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下稱臺版CBAM)環境部刻正參考國際間碳定價制度先行,後續搭配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模式進行規劃,今(114)年研議試申報制度,明(115)年完備法制作業以啟動試申報,並持續觀察國際間碳邊境調整機制法制進度及實施情形滾動調整,以維護我國產業與進口商公平競爭。
6月10日


碳關稅上路 從CBAM制度解析到企業因應的實務指南
CBAM 是一套結合排放申報、碳費支付與跨境監管的完整制度架構。此機制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特別對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如臺灣而言,不僅帶來合規壓力,更迫使企業正面迎戰碳管理與減排轉型的挑戰。本文將從 CBAM 的立法背景與制度架構出發,說明適用產品與排放計算原則,進一步探討企業所面臨的實務挑戰與因應策略。
5月29日




碳費2026年正式收費 業界籲政府爭取抵減歐盟CBAM
環境部表示,排碳大戶明年試申報碳費,國內碳費2026年正式收費,產業界呼籲,希望碳費費率訂定審慎評估對產業衝擊。歐盟CBAM也將於2026年上路,產業人士表示,政府應積極與歐盟磋商折抵方式,避免出口產業面臨雙重負擔。
2024年8月30日


歐盟CBAM委員會代表:台灣碳費開徵後有望抵減
為了讓台灣企業更好理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丹麥能源署顧問何耶柏(Morten Højberg)指出,過渡期須留意資料可用性和貿易障礙,至於2026年正式施行後,更要注意資料的有效性,並透露台灣碳費開徵後,未來有機會可抵減歐盟CBAM。
2024年6月6日


業者盼台灣碳費可抵減歐盟CBAM 經部:持續爭取
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正式召開,宣告台灣碳費開徵在即,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國內碳費雙重影響,經濟部表示,根據歐盟規定,台廠在國內繳交的碳費可以減免CBAM,此外,經部將持續爭取碳權抵減與第三方查證機構認可。 首次碳費審議未進實質討論 環團提每噸500元起徵...
2024年5月10日


比CBAM碳關稅更衝擊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
CBAM(歐盟碳關稅)在今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上路,但美國版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CA)可能更迫切!CCA已通過二讀,涵蓋多達25種產業,且是立即開徵關稅。台灣哪些產業將受影響?CCA與CBAM的不同之處? 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在2023年10...
2023年10月3日


排碳者付費 歐洲議會正式通過碳市場改革、全球第一個碳關稅法案
歐洲議會於四月一連批准了數項重大氣候政策,為達成歐盟減碳目標鋪路。首先,碳交易市場(ETS)將逐步取消免費的碳排放配額,同時於2026年引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提高對進口鐵、鋼、水泥等產品碳關稅。2027年預計將成立第二個碳交易市場,納入建築與交通碳排放。最後,歐盟還...
2023年4月25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