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關稅壓力下的供應鏈新命題:供應鏈碳管理與範疇三應對策略

已更新:14小时前

關稅壓力下的供應鏈新命題:供應鏈碳管理與範疇三應對策略

近期國際情勢多變,從貿易摩擦到地緣政治風險,都讓全球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在碳排放與永續議題升溫之下,企業不再只是面對生產與交貨的問題,而是被迫重新思考整體供應鏈的透明度與韌性。

當「政治壓力」碰上「減碳壓力」,企業該怎麼辦?答案之一,就是:善用供應鏈碳管理,提前布局減碳策略,建立更具應變能力與永續價值的供應網絡。因此,如何有效管理供應鏈碳排放,特別是難以掌控的範疇三排放,成為企業邁向永續轉型的關鍵課題。本文將解析範疇三排放的來源與挑戰,並探討企業如何在應對關稅壓力的同時,結合供應鏈碳管理與範疇三應對策略,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解決方案。



一、範疇三(Scope 3) 是什麼?為何成為 2025 關鍵?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的報告,2050目標已成為國際減排政策的核心,隨著全球各國朝向2050減碳目標邁進,企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僅專注於範疇一(直接排放)和範疇二(間接能源排放)是無法達到這一目標的。


根據研究與政策報告,範疇三也就是來自供應鏈的間接排放,佔企業碳排放的最大比例。範疇三碳排放涵蓋從供應商製造、物流運輸、產品使用到報廢處理等各個階段,並且根據CDP(碳揭露計畫)的報告顯示,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碳排放量平均為範疇一和範疇二的11.4倍,特別在終端產品市場尤為明顯。對於製造業而言,範疇三通常佔總碳排放的70~90%,是達成淨零目標中最具挑戰性但又至關重要的一塊。因此,企業必須將供應鏈碳管理納入減碳策略,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範疇三減碳,從源頭到末端進行系統性的減排,確保能夠達到2050年的全球減碳目標。


隨著國際碳規範日益嚴格,範疇三的揭露已不再是自願性選項,而成為企業能否持續出口的關鍵門檻:


  • 歐盟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2026 上路,要求所有出口歐洲的產品必須揭露碳排放數據,這將使間接碳排放的壓力提前傳遞到供應鏈中。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預計要求上市公司揭露範疇三排放,企業的資訊透明度將直接影響投資人對企業的信心。

  • 同時,美國川普政府的政策強化了貿易壁壘,這迫使台灣出口商更加重視供應鏈碳排放的管理,並具備即時掌握與佐證碳資訊的能力。


二、如何啟動供應鏈碳管理?三步驟打造協作減碳機制


面對範疇三碳排壓力與全球永續趨勢,企業要啟動供應鏈碳管理,不妨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逐步建構兼具策略性與可行性的行動架構:


  1. 盤點與分級:建立認知與共識

    企業可先評估供應鏈中的碳風險熱點,聚焦高碳足跡的原物料(如鋼材、塑膠)與能源密集型製程,進行優先盤點與分級管理。建構供應商碳排資料庫,不僅有助於掌握現況,更是後續制定減碳行動的根本依據。

    同時,透過教育訓練與共識建立,讓供應商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實務操作,逐步強化其碳管理能力。例如,透過永續培訓、設定年度減碳改善目標、提供盤查工具等方式,能有效提升整體供應鏈的執行力。


  2. 合作與制度:共創減碳成果

    在具備基本資料與能力後,企業可進一步將碳管理融入採購制度,像是將永續績效納入評比機制,或設定供應商合約中的碳排目標,形成制度性引導。也可以透過正向激勵方式,如舉辦「永續供應商獎」,鼓勵表現優異的夥伴,提升參與意願。

    此外,企業也可與供應商共同推動循環經濟,例如回收廢棄物再製為市售商品、協作減少包材使用或採用再生材料,實現資源再利用與減碳雙贏。


  3. 透明與激勵:擴散影響力

    定期揭露供應鏈碳績效,或透過網站、永續報告與外部利害關係人共享成果,有助於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透明度與信任度。同時,也可結合政府或產業資源,例如參與認證制度或獲取輔導資源,加速推動力道。

    為促進長期合作,企業亦可設計輔導與獎勵機制,像是提供技術協助、減碳導入補助等,降低供應商的轉型壓力,強化整體減碳生態系。


這樣的「以大帶小、共同前進」策略,不僅展現企業減碳的系統性思維,也讓供應鏈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參與,真正成為企業淨零轉型的強力後盾。


在貿易戰加劇、ESG規範日益嚴格以及淨零碳排壓力不斷上升的當下,企業如果只停留在被動應對,將難以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相反,若能從碳管理著手,提前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不僅能有效降低風險,還能在市場變動中爭取先機。這樣不僅有助於贏得國際品牌和客戶的信任,還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和市場差異化,並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政策補助與綠色通關優勢,讓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資料

  1. 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 UNGC),2021。《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

  2. CDP. Scoping Out: Tracking Nature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CDP, 2023.


現在正是重新審視供應鏈碳風險、啟動範疇三管理策略的關鍵時刻。若您想了解如何透過數據化工具打造具韌性與永續價值的供應鏈,歡迎與我們聯繫,一起為企業掌握轉型先機、創造綠色競爭力!

Comments

Couldn’t Load Comments
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