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永續資源
2050淨零是共同願景
Resources


2023年底碳交易規範到位 2025年徵收第一筆碳費
環境部於8月22日成立,新設四署一院隨之揭牌。氣候變遷署首任署長蔡玲儀公布最新碳費時程,我國將於2024年初確立碳費費率、2024年盤查碳排、2025年依盤查結果開徵碳費。也就是說,全台約500多家列管業者將於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對此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秦書淮批評...
2023年8月28日


關於碳權交易所以及碳價的差別
台灣近來成立碳權交易所,你可能聽過「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破100歐元」的新聞,但國內碳權交易所跟歐盟的碳權一樣嗎?各國碳權都這麼貴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國際碳市場上,主要分成碳排放配額(Allowance)、交易與碳抵換額度(Credit)兩種交易。歐洲碳市場以排放配額為主;...
2023年8月15日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可與不可
碳權交易所是什麼?會像股票一樣,每個人都可以買賣嗎?我是個人,我能不能藉由碳權交易所,來購買碳權,號稱碳中和呢? 一、台灣「碳權」交易所,交易的內容為何? 你可能聽說過國外有碳交易市場,不過,國外碳交易的對象分為兩種,一是碳排放配額(Allowance)、二是碳抵換額度...
2023年8月11日


碳交所把關 確保高品質碳權
國內正在規劃成立碳權交易所,未來其中一項重要業務將協助企業購買國外碳權,且環保署、金管會、證交所組成工作小組正在研議碳交所可販售品項,經過把關機制,將確保企業透過碳交所購買的碳權,將是可靠、高品質的碳權。 蔡總統宣布成立碳交所以來,國內對於碳交易討論熱烈。《氣候變遷因應法》...
2023年6月29日


碳權交易所最快7月成立 學者:額度認證將是關鍵
環保署舉辦「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推動策略專家論壇」討論碳權交易政策。學者指出,政策應以實質減碳優先,碳權交易為「最後手段」。我國碳權交易所最快在7月成立,初期將推出國外碳權代購。學者建議,須確保減量額度認證機制完善、避免過多境外碳權進入,才有助我國達成淨零。 多管齊下拚淨零...
2023年5月19日


「台灣碳權交易所」年中上路 採碳排放自願減量機制
為達2050淨零碳排目標,金管會配合環保署規劃,督導證交所建立碳排放自願減量額度交易機制。金管會表示,證交所預計 2023 年中設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子公司。 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上路,環保署正進行子法修訂作業,金管會證實,證期局與環保署已組成工作小組共同研議設立台灣碳權...
2023年4月25日


排碳者付費 歐洲議會正式通過碳市場改革、全球第一個碳關稅法案
歐洲議會於四月一連批准了數項重大氣候政策,為達成歐盟減碳目標鋪路。首先,碳交易市場(ETS)將逐步取消免費的碳排放配額,同時於2026年引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提高對進口鐵、鋼、水泥等產品碳關稅。2027年預計將成立第二個碳交易市場,納入建築與交通碳排放。最後,歐盟還...
2023年4月25日


減碳可以賺錢?碳權交易綠色商機
《氣候變遷因應法》已在日前公布施行,確定將啟動碳費徵收機制。除此之外,該法也為「碳權」交易規劃藍圖,值得關注。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提醒在碳訂價時代,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勢必成為新的商業模式,今年初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飆破100歐元,更凸顯出碳權的經濟價值。建議企業認識相關...
2023年4月13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