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永續資源
2050淨零是共同願景
Resources


買碳權抵排放設10%上限 日本盼企業落實減排
日本政府將在2026年度正式實施碳排放量交易(碳交易)制度,並在本週決定擬限制購買碳權的上限為排放量的10%,希望促進企業減少排放。日本政府未來將評估下調這個上限。
7月7日


副閣揆鄭麗君:碳交易總量管制 拚2026上路
台灣邁入排碳有價時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14)日表示,政策上是碳費先行,並希望加速過渡到「總量管制碳交易」,環境部今年將展開社會溝通,最快可提前在2026年上路。若順利,將比先前訂定的2028年提早兩年。
1月18日


台灣首筆碳交易帶動 2筆碳權共750噸再上架
灣碳權交易持續推進,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指出,12月初首筆的成交案讓企業重新思考再上架。根據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漢寶農畜產企業再次上架2案,合計750公噸。
2024年12月26日


國內碳權交易10/2啟動 6專案打頭陣每噸2500元起跳
國內碳權交易10月2日將上路,根據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已有6個定價交易減量額度專案公告相關交易資料,總計共6080公噸,每噸交易價格落在新台幣2500至4000元間。
2024年10月4日


財部:租稅協定夥伴國企業賣碳權 符條件在台可免稅
碳權交易上路,財政部昨日表示,台灣租稅協定夥伴國的企業,透過碳交所交易平台出售國外減量額度(碳權)的所得,雖屬台灣來源所得,但若符合協定相關條件,這筆所得將僅由協定夥伴國課稅,即在台免稅,以避免雙重課稅。
2024年9月27日


中國碳權市場活躍度低 將納水泥等3大排放行業
中國成立碳市場3年,昨天宣布將水泥、鋼鐵、電解鋁這3大碳排放大戶納入管理,擬於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官方坦言,中國碳權市場活躍度低,和歐盟的成熟碳市場差距大。
2024年9月13日


國內碳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 取得核可業者可掛牌交易
國內碳交易子法已於15日上路,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昨(28)日表示,國內碳交易平台將於10月2日上線,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屆時將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
2024年9月6日


國內碳權交易 財部:賣方須開發票、手續費免營業稅
國內碳權最快9月就能有首筆交易,財政部於8月21日說明營業稅課徵原則,例如業者A販售碳權給企業B,A需依售出價款的5%申報繳納營業稅,並開立統一發票給B,不過,這筆交易的手續費,由於是撥入環境部溫管基金,因此免課營業稅。
2024年8月23日


韓國導入碳權交易促企業減碳 謹慎評估開放市場
韓國碳權價格在2023年一度跌至史上最低價,除了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其實還代表企業減碳成果優於預期。韓國政府為達成減碳目標,對於碳權市場開放對象相當謹慎,明年起全面開放券商入場後,預期將推升碳權市場價格。
2024年7月19日


國內碳權交易拍賣辦法 環境部擬本週公告
環境部預計於本週(6月底)公告國內減量額度(碳權)交易拍賣辦法;此辦法已於去年12月預告,環境部說明,主要討論公司整併後的碳權歸屬、課稅及國營事業政府採購法競合等問題。
2024年6月28日


國內碳權交易估9月底上路
臺灣碳交所去年成立,外界關注何時能啟動國內碳權交易。據了解,環境部正在研修相關辦法,預計今年6月底發布,國內碳權交易及拍賣平台將於9月底上路。
2024年5月24日


百噸以下碳交易免收手續費
百噸以下碳交易免收手續費,但金管會憂企業切割大額交易規避。 依環境部預告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草案」指出只要減量額採協議交易,並且交易數量未達100公噸、且屬「自願碳中和」等用途就可以免收手續費,環境部今天舉行研商會,金管會代表討論時就憂心會有事業單位把...
2024年3月13日


碳有價時代來臨 中央銀行:過度使用碳權抵換不利減碳
碳有價時代來臨,中央銀行指出,國際間實施碳定價機制,面臨整體碳減量不足、碳定價各國差異大且碳權交易透明度低等3大挑戰,恐難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並提醒若企業過度使用碳權抵換,反而不利減碳。 全球暖化加劇,引發氣候變遷,不只對全球帶來深遠影響,也對經濟金融帶來嚴峻挑戰。為了...
2024年2月25日


碳交所開賣首批7國碳權
碳權交易所將在12月22日正式上線,開放國內企業在碳交所平台採購碳權。知情人士透露,初期環境部僅同意經過國際認證機構GS認證,位於亞洲、非洲、南美洲等七個國家的碳權項目上架,並限國內法人購買;目前已知約有十五至廿家上市公司會在當天由碳交所完成撮合交易,其中包括公民營大型金控...
2023年12月12日


碳權專案拚10月上路 環境部、經部力求共識
台灣碳權交易所已成立近兩個月,然而攸關碳權如何取得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至今仍未上路。據悉,部會間針對非林業碳權專案年限尚未達成共識,環境部草案為五年,經濟部希望拉長至七年,兩部會意見還在拔河當中,但仍希望力拚10月上路。...
2023年10月3日


2024年電動機車換購碳權可賣給工業區 最多享1.1萬補助
「運具電動化」被列為我國淨零戰略之一,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回應電動運具業者訴求,透露明年將開放民眾出售換購電動機車碳權與空污額度給工業區,一輛最多4000元。若加上現有補助7000元,一輛電動機車最高可以獲得1.1萬元補助。 電動機車助攻減碳 經濟部工業區將收購碳權...
2023年9月27日


自己的碳權自己種!「種碳」是什麼?歐盟為何在積極推動「黃碳」?
碳權交易所成立,台灣國內碳權市場與自願減量額度等遊戲規則也即將制定,除了眾多股民開始尋找「碳權概念股」以外,許多企業也開始思考「生產碳權來賺錢」的可能性。 其中一項熱門話題,就是「種碳」: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並且儲存於土壤碳匯(carbon...
2023年9月14日


2023年底碳交易規範到位 2025年徵收第一筆碳費
環境部於8月22日成立,新設四署一院隨之揭牌。氣候變遷署首任署長蔡玲儀公布最新碳費時程,我國將於2024年初確立碳費費率、2024年盤查碳排、2025年依盤查結果開徵碳費。也就是說,全台約500多家列管業者將於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對此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秦書淮批評...
2023年8月28日


關於碳權交易所以及碳價的差別
台灣近來成立碳權交易所,你可能聽過「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破100歐元」的新聞,但國內碳權交易所跟歐盟的碳權一樣嗎?各國碳權都這麼貴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國際碳市場上,主要分成碳排放配額(Allowance)、交易與碳抵換額度(Credit)兩種交易。歐洲碳市場以排放配額為主;...
2023年8月15日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可與不可
碳權交易所是什麼?會像股票一樣,每個人都可以買賣嗎?我是個人,我能不能藉由碳權交易所,來購買碳權,號稱碳中和呢? 一、台灣「碳權」交易所,交易的內容為何? 你可能聽說過國外有碳交易市場,不過,國外碳交易的對象分為兩種,一是碳排放配額(Allowance)、二是碳抵換額度...
2023年8月11日
bottom of page